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从贯穿电动汽车整个产业链的汽车物流行业来看,其代表性企业除车企本身产业链延伸用于汽车及零部件物流运输的物流公司以外,还有以京东物流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可将物流服务应用于汽车行业。
从电动汽车产业的上游来看,主要是汽车软硬件的开发和制造,主要可分为汽车硬件、汽车电子;中游主要是电动汽车整车制造,其涉及到电动汽车的设计以及制造;电动汽车产业下游主要可分为购车环节和后市场服务,主要服务于购买和使用车的用户。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电动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及投资发展趋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上游中汽车电子的代表性企业有均胜电子、立讯精密、银轮股份等;汽车硬件的部分涉及到的行业类别较多,其中几个发展较好的代表性企业为福耀玻璃、江苏旷达、米其林、岱美股份;而上游中为汽车服务的网络服务商、数据服务商等代表性企业有华为、腾讯、阿里云等超大型互联网企业。
在中游的整车制造环节,涉及到三种汽车类别的代表企业为比亚迪;目前,小鹏、蔚来和理想仅涉及乘用车领域;商用车领域的代表为中通客车、宇通客车等;专用车的代表为龙马环卫、江淮汽车等。
在下游的购车服务环节来看,购车服务除了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本身涉及汽车购买前的体验服务以外,还有一些汽车经销商,其代表性企业为广汇汽车、中升集团、利星行等;在后市场服务环节来看,其涉及的细分行业较为冗杂。
从贯穿电动汽车整个产业链的汽车物流行业来看,其代表性企业除车企本身产业链延伸用于汽车及零部件物流运输的物流公司以外,还有以京东物流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可将物流服务应用于汽车行业。
电动汽车产业的上游,主要是汽车软硬件的开发和制造,主要可分为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
受益电动智能技术革命,中国产业链全球化成长。智能化、电动化成为汽车消费体验新亮点,以电动智能为代表的高端零部件加速上车,尽管面对全球经济波动,完成国际化布局的零部件龙头,其市场空间打开、竞争优势扩大,建议关注特斯拉供应链的成长机遇,关键新车型上市仍会续成为产业链投资情绪的较强催化,特斯拉、理想汽车、华为系汽车、小米汽车产业链等将会释放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重大工程和技术专项的支持下,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合资合作及技术人才引进,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体系建设,在部分领域核心技术逐步实现突破。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通过多年发展,大多已具备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系统管理和模块化供货能力提升,通过差异化的多层次发展,以及同心多元化推动,实现了规模迅速扩张,在各个细分行业之间形成了协同效应。
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形成东北、京津冀环渤海、华中、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集群区域,这六大产业集群区域的零部件产值占全行业的80%左右。其中,长三角零部件产值约占37%的份额,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值最大区域;上海为全国最大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产值占总产量的20%;浙江和江苏约占17%。从地域来看,江浙沪等地零部件企业发展基础雄厚,占比超过60%,河南、陕西、四川等地企业已经兴起。整体上,零部件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进,企业数量占比超过20%,中西部零部件企业持续崛起。在整车一级配套体系中,庞大的自主零部件群体仅占20%的市场份额,大多数自主零部件企业产品附加值普遍偏低,处于低端市场;外商独资占50%,中外合资占30%,占据中高端配套市场。当前,中国、印度等新兴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上市场容量最大、最具市场增长空间的汽车消费市场,同时这些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后疫情时代,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开始加速向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汽车零部件的供应链形成了金字塔式的配套体系,从零件、组件、部件到系统,再到总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这种体系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风险的共同分担,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此外,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一级、二级和三级供应商在产业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为整车制造提供必要的零部件和配套服务。这些供应商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共同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汽车零部件产业将更加注重低碳化发展。这包括采用环保材料和制造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将实现更高的信息化水平,通过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此外,智能化也将成为汽车零部件的重要发展方向,包括自动驾驶、智能传感器、车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汽车零部件制造也将逐步向高端、高附加值领域延伸。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生产更具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同时,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也将加强,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生态圈。
汽车零部件认证体系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零部件认证体系将更加完善。这将包括更严格的认证标准和流程,以及更广泛的认证范围。同时,认证机构也将加强与国际接轨,提升认证结果的国际认可度。
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再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废旧零部件的再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再制造产品也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能够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未来,政府和企业将加大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投入和支持,推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关键零部件技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包括高精度传感器、先进控制算法、车联网通信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同时也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