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

  2个月前宝马中国宣布退出价格战,随后回调价格,其中还出现了无视定金临时加价的情况。于是求仁得仁,7月和8月宝马在华的销量出现持续暴跌。 7月宝马在华共售出 48938 辆,与去年同期的 59912 辆相比,下滑了近20%,减少了1万多辆

  ?编者按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是最直接体现,成因多元。市场优胜劣汰本是常态,但亟需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双车“一致对外”! 可以让车辆实现2000+km综合续航的第五代DM技术,让比亚迪在主流家用车市场“嘎嘎乱杀”。 率先将技术量产上车

  合资品牌还会面临什么? 当电气化浪潮席卷全国市场,在新能源领域没有太多话语权的老牌大厂,会面临什么? 9月9日,据凤凰网财经、IT之家等媒体报道,东风本田将实施涉及2000人的裁员计划,被裁员工将可能获得“N+2+1”的赔偿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风起云涌中,长安汽车似乎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其寄予厚望的高端品牌阿维塔,销量低迷,表现远不及预期,成为长安汽车新能源战略中的一块“绊脚石”。 自阿维塔品牌诞生以来,长安汽车便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资源倾斜

  奔驰、宝马和奥迪几乎在24小时之内,相继发布新车规划,难不成是受了什么刺激? 首先,奔驰表示深化在华布局,在中国投资超140亿,明年陆续引入三款车型和“无

  是强强联合,也可能是一次试探。 比亚迪和华为,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两张“王牌”。 比亚迪强在“体量”上,其新能源车年销量已经来到了300万台的新台阶,在

  比亚迪 (002594.SZ) 于北京时间 8 月 28 日晚,港股盘后发布了 2024 年第三季度业绩。要点如下: 1. 本季度主要预期差在汽车单价上:市场原本预期 DMI5.0 车型能带来量价齐

  车企也要有梦想。 从东风小康面包车到走进华为旗舰店、从连续亏损四年到今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赛力斯实现了完美逆袭。赛力斯实现盈利的第一功臣,无疑是与华为联手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该品牌旗下的M7、M9等产品均为爆款,M9在5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无可匹敌

  作者 唐飞 编辑 刘景丰 罗敏申路(Robinson Road)是新加坡核心商业区的一条主要街道。这条繁华的金融街两侧大牌林立,国际感十足,时常吸引一些好莱坞电影来此取景

  先是和华为敲定了一项金额高达115亿元的股权交易,紧接着就在第二天发布了昆仑增程技术,同时对其进行了超12小时的超长直播,并于当天晚间向外界公告了预售价格70万元的阿维塔限量联名版

  卷产品,也要卷服务。 都说国内车市的竞争异常激烈,不少主流车企面临着较大的营收压力,为了抢占仅剩不多的市场份额,他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下调价格,也就是常说的“价格战”是最

  夹缝求生 从去年延续至今的价格战,依然看不到终点,在大多数品牌都选择降价后,价格战仿佛变成了一场没有尽头的内耗。 近日,宝马、奔驰、奥迪终端优惠力度均出现不同程度收窄,以不同形式宣布停止“降价保量”,转而“降量保价”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7月全国乘用车销量情况。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0万辆,同比下降2.8%,1-7月零售498.8万辆。 其中

  进入8月,各家车企在对销量周榜的争议中如期公布月度销量数据,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则是车企的购车优惠政策是否还会延续。尤其是在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了“BBA退出价格战”,以及车企对产业发展新规定的理解后,无论是否继续价格战,亦或是降价促销力度的变化,消费者对车企的态度尤为关心

  比亚迪,再次举起了降价的“屠龙刀”。 不过,这一次挥向的不是王朝和海洋两个主要品牌,而是成立没太久的高端品牌方程豹。 7月29日,比亚迪官宣旗下高端品牌方程豹“豹5”车型全系降价5万元,降价幅度最高达17.25%

  二手车保值率正出现翻天地覆的变化。 8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手发布了一份新的报告《2024年7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对于想买车的朋友来说,是个不错的参考,因为它能帮大家了解不同品牌汽车的保值情况

  经销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最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它指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2024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3%,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1%

  导语 Introduction 主机厂与ICT巨头的合作,正在开启新的篇章。 作者丨Poinko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何增荣 近日,在各种新闻接连不断的国内车圈,再度迸发出一记惊雷

  文宁成缺 来源博望财经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浪潮中,继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企业相继在港股市场成功上市后,哪吒汽车也踏上了向港股IPO进军的征途。 2024年6月26日,哪吒汽车

  乘联会数据显示,初步统计,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75.5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增长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982.8万辆,同比增长 3%。在新能源汽车方面

  作者:苏杭 出品:全球财说 “最畅销的奔驰不到30万了” “中年男人最爱的路虎只要20多万了” “17万买宝马,BBA价格大

  过去的一年,小鹏汽车历经销量跌涨、人事变动、内部变革的痛苦,最终获得百亿亏损。进入2024年后,价格战硝烟弥漫,让市场内卷急剧加重,各大品牌车型降价已经成为常态,这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更难以突围

  作者:云潭,编辑:小市妹 25亿元买下价值超102亿元的问界品牌,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进入“新纪元”。 表面看,这是两家企业对于品牌资产的一次交易,而且赛力斯几乎是以

  日前,各汽车企业/集团相继发布了最新的月度和半年销量数据。此前,自主品牌企业/集团中,五大汽车集团(上汽、一汽、长安、东风、广汽)占据绝对优势,相对单个车企而言,汽车集团的体量更大,因其通常会统计旗下所有品牌的销量,也包括合资车型

  随着6月销量数据的陆续公布,各家车企2024上半年的成绩将陆续揭晓。在自主车企中,完成率超过40%的企业并不多,比亚迪和吉利两家企业在销售数据和计划完成进度上都有比较好的表现。吉利汽车还上调了约5%的年度销量目标,调整前完成了50.3%,调整后为47.8%,是完成率最高的车企

  一个多月前,老王刷到“周鸿祎高调以990万卖掉开了9年的迈巴赫,转而准备购入国产新能源车”的时候,BBA的二手车在他手里还是硬通货,和新车市场不同,在二手车市场,新能源车型是烫手山芋,最有得赚的还得是BBA,毕竟品质有保证,品牌效应在那儿呢,价格也相对稳定

  日前,奇瑞宣布与捷豹路虎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捷豹路虎全新产品线将采用奇瑞纯电平台生产,而在另一边,东风日产云峰工厂则选择为岚图生产全新纯电SUV产品。这两个外资品牌,一个是寻求自主品牌代工,一个是为自主品牌代工,两者都将目标对准了成本节约

  ——深圳碳中和进军汽车供应链,助力安徽首位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宁德时代负碳冶金为新能源车产业链赢得碳中和钢绿色低碳神助攻深圳碳中和宁德时代负碳冶金董事长兼CEO 张文斌6月21日至22日,在欧美接连对中国新能源车下关税黑手的紧要关头,第六届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大会在安徽巢湖召开

  导语 Introduction “红利期”和“阵痛期”交迭,是历史悠久者才能享受的“甜蜜的烦恼”。 作

  出品:嘿电HIEV作者:梁非凡 难道,中国消费者终究还是逃不过贾老板的大镰刀吗? 6月13日成功交付法拉第未来12辆车后,贾跃亭官宣要推出打造第二品牌。

  自从5月份,美国表示要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之后,贾跃亭以及它的FF法拉第未来,突然就火了,几天时间,市值涨了几十倍,也不得不说这一幕是真的魔幻。 很多人表示称,这是因为FF是唯一不受关税影响的中概股电动车,所以有炒作的噱头,而借着这个机会,贾跃亭以及FF法拉第,也是刷了一波存在感

  在汽车圈,一直有一个说法,说中国汽车工业,落后欧美100年。 虽然看起来有点夸张,但其实还真没夸张,因为国产汽车工业,实际上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而欧美在当时,确实已经研究汽车上百年了。 所

  6月,各家新能源品牌公布了5月销量。值得一提的是,5月新能源品牌集体回春,TOP10车企的销量均环比上涨。广汽埃安凭借40073辆的销量,时隔数月再次摘得桂冠。理想汽车重回3万辆+销量,以近5000辆的差距超越了排在第三名的鸿蒙智行

  乘联会数据显示,初步统计,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68.5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05.2万辆,同比增长5%;5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1万辆,今年以来累计批发956万辆,同比增长8%

  5月21日,余大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布华为智选车业务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 这一成绩可谓是相当亮眼,要知道华为车BU去年可是亏了 60 亿!不到一年时间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智选车系列车型的热卖,包括问界、智界销量都十分不错,尤其是问界的几款车型今年爆火,算是大功臣

  中国品牌给日系品牌带来的挑战并不止于市场份额的不断蚕食,还有整车组装、汽车电池、零配件生产、营销渠道扩张等产业链、生态链的日趋完善。 3月25日至4月7日,第45届曼谷国际汽车展(以下简称“曼谷车展”)于泰国曼谷顺利举行

  向下破局 在中国品牌集中“向上”之时,造车新势力开始逆势“向下”了? 不能说在意料之外,但确实在情理之中,目前许多新势力品牌主力在售

  保时捷感受到了来自自主品牌的压力。 前段时间接受采访时,保时捷中国总裁柯时迈(Michael Kirsch)还悠闲回应,表示小米SU7与保时捷Taycan外观相似纯属“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保时捷开始压库存了,即使放在一年前,也是不可思议的。 今年一季度,保时捷中国地区销量仅16340辆,同比下降25%。更重要的是,利润上,保时捷整体应收90亿欧元,同比下降10.8%,汽车业务营收81亿欧元,同比下降12.7%,主要原因正是中国市场表现不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闽ICP备09035126号-13